「全球科幻开发者大会」
3月15日,《挑战》惊喜登陆中国大银幕!还得是“战斗民族”直接又硬核。为了拍部科幻片直接把演员发射到空间站搞实拍。
倒悬的发丝,漂浮的零件,从空中捏住伤口溢出的血滴。演员眼中的惊惧、敬畏与感慨,前所未有地细腻真挚,巨幕带来太空第一视角沉浸。有幸参加首映礼的小编,好似入定成了一颗卫星。
《盗梦空间》|诺兰导演的无CG实拍镜头
如此身临其境,让「奥本海默」核弹爆破、「盗梦空间」坍塌,都坚决不用CG的实拍狂魔,导演诺兰也要汗流浃背。
《碟中谍》|阿汤哥的无CG实拍镜头
太空电影第一人”的名头,早在2020年,传闻将由汤姆·克鲁斯摘得美国宇航局局长吉姆·布里登斯汀(Jim Bridenstine)亲自发推称将与阿汤哥合作拍摄太空电影,以阿汤哥极限挑战式的工作履历来看合情合理。
《挑战》幕后|女主演Yulia Peresild在太空
而因《挑战》抢先完成了这项电影史上独一无二的实践与突破,被俄罗斯女演员尤利娅·佩尔西尔德改写。命中注定的航天对手再次争锋,俄罗斯继向太空发送了“第一只狗”“第一个男人”“第一个女人”后,从《挑战》开始,又率先开启了“太空娱乐时代”。
同样汗流浃背的导演可能还有贾玲,《挑战》完成载人航天的壮举。总投资也才9亿卢布(约7100万人民币)。而同样标榜实拍无CG的《热辣滚烫》轻轻松松就烧掉了3.5亿人民币。同样的预算下,郭帆交出了全是CG的《流浪地球1》。
《太空漫游2001》|通过光影变化仍能看出一些破绽
科幻影史中曾有许多展现太空失重环境的镜头:1968年的《太空漫游2001》中原子笔被粘在透明洁净的玻璃上,再在镜头前缓慢转动玻璃完成悬浮。
《阿波罗13号》|失重镜头
时间来到1995年,在电影《阿波罗13号》中,观众得以见识到真实的失重。每次NASA训练机“呕吐彗星号”飞入万米高空,熄灭引擎,自由落体,机舱内的演员将有30秒的时间表演,而后就是无穷无尽的地狱NG。
这样的方法可谓是危险酷刑,导演和摄像在此情景下也很难做到完全控制。随着虚拟拍摄技术进步完善,科幻电影中绝大部分太空、水下镜头都使用绿幕和威亚完成。
《地心引力》|失重镜头
《地心引力》|失重镜头幕后
2013年,《地心引力》的舱外行走镜头创新性地使用到了机械臂,将演员与机械臂固定,通过编码完成摄影机和机械臂的相对运动。效果流畅,承受得住导演足够多的NG。
《挑战》|女主角“炫技”式地披散头发
归根结底,在《挑战》之前,除自由落体外,其他方式的失重都是假的。为了“藏拙”,总要想方设法隐藏一些痕迹。比如CG最难渲染的发丝总是要扎起。
空间的逼仄,失重的真实,让影片讲述的「挑战」更有窒息感:一名航天员在舱外执行任务时,意外受伤,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才能活命。
然而从未有人曾在失重的环境下,进行危险系数颇高的外科手术。七名年轻男医生自愿参与选拔。
而在选拔航天医生的测试中,女胸外科医生詹雅脱颖而出。并最终坚守医者的信念,力排众议完成手术,化险为夷。
其中十分闪光的是,在如重力一般存在的男权社会体系中,女外科医生独特的勇敢、坚韧,拒绝循规蹈矩,才是完成这场挑战的关键。
而对于其他官员来说,这场手术只是一场表演宇航员死在空间站是“刑事案件”,事关各级乌纱帽。而大费周章假装手术营救,就让他踏上必死的返航,是“意外事件”。除了国家的损失与宇航员的生命,他人都能在危机中明哲保身。
而对于女医生来说,她同样背负着沉重的“赡养老年母亲的女儿”“单亲妈妈”的社会角色。所以在影片结尾,当记者问,为何要选择女性医生完成失重手术,“有俄罗斯女性的地方,就有引力”。
“为何人类总想上太空 ?60年三代航天人也只离地面400km,因为宇宙就在那里,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下期预告】:颤抖吧,人类!最新研究表明:AI比我们更爱扔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