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晚8点,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公司“星舰”(Starship)首次发射测试宣布推迟。在4月16日的“科幻文学对未来产业的启示”研讨沙龙上,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表示了对“星舰”发射的关注,刘慈欣说:“这是人类目前为止发射的最大的火箭,整体在7000多吨,比土星5号还要大,我们还是期待人类的各项科学技术都可以真正实现飞跃。”
科幻的远望与现实发生碰撞,未来的憧憬逐渐在当下绽放。
4月16日上午,全球科幻开发者大会“科幻文学对未来产业的启示”沙龙在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一层论坛区举办。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与科技领域专家学者、科幻产业从业人员共聚一堂,在这里进行思想的碰撞,对未来将要出现的各种可能畅所欲言。
本次沙龙共设置了三场圆桌讨论,嘉宾们分别围绕“畅想未来生命健康,漫谈科幻与科学关系” “聊‘智能+All’,话人类未来生产生活” “议未来能源材料,论人类走向宇宙深空”三个话题展开研讨。
圆桌讨论1:畅想未来生命健康,漫谈科幻与科学关系
三场圆桌讨论各有精彩,首场讨论以“生命与科幻、科学”为话题,北京科技创新促进中心文化科技与科普部部长孙月琴,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研究员柳昀哲,著名科幻作家、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晋康,北京深势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孙伟杰,维泰瑞隆(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任刚,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医生程丝,共同探讨了生命的含义,以及科幻与科学之间的密切联系。
圆桌讨论2:聊‘智能+All’,话人类未来生产生活
在第二场讨论中,著名科幻作家、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院长刘慈欣,中国人民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文继荣,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翟立东,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常凯,优奈柯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呼显龙,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与影视融合专委会常务副主任林育智畅谈了人工智能在生活中扮演的各种角色,以及人工智能在未来生活中的发展。
圆桌讨论3:议未来能源材料,论人类走向宇宙深空
最后一场圆桌讨论在科学家和科技从业者之间进行,北京中关村通力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孙世诚与北京安泰中科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史英丽,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翟俊宜,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创始人杨峰,果壳CEO、未来光锥早期基金创始合伙人嵇晓华一起,深入讨论未来能源材料走向未来宇宙深空,这个对于我们世界的经济发展和人类可持续进步的重要领域。
圆桌讨论结束后,刘慈欣和王晋康接受了现场提问,针对提问者的问题,两位科幻作家从科幻视角给出了精彩的回答。
科幻产业是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典型产业,前沿科学、数字技术在科幻产业链各环节都能得以应用。本次沙龙是一次前沿交叉领域的交流碰撞,对未来产业培育梳理有启发借鉴意义,对科幻和元宇宙标杆孵化器的定位价值有新认识,同时也是一场思想盛宴,一场科学精神的熏陶,是一次对科学发展源流的追问和对未来技术产业发展求索的天问。
全球科幻开发者大会系列沙龙是科技专家学者与科技、科幻从业者思想碰撞的平台。创新中心打造的全球科幻开发者大会,是全球科幻从业者、研究者、爱好者的交流社区。每一个参与者都是科幻产业广袤深海中的游船,而全球科幻开发者大会就是为众多的游船建立一个共同的港湾。在这里,科幻产业的专家学者、从业者、爱好者可以相互分享,沟通交流,一起在科幻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本场沙龙由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和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共同举办。自2022年8月揭牌以来,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致力于为产业提供具备先进性、引领性的新思路、新观点。从硬科幻创作交流到硬科技创新孵化,全年开设多场沙龙和技术路演活动、将文学创作、IP开发,技术艺术融合、沉浸式体验等科幻产业重点环节串联,为入驻企业及科幻产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