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体》+《流浪地球》设定同时在发生——当三体大军抵达:“我们这儿有那么大一个球呢?”
随着电视剧版《三体》的热播,刘慈欣笔下那种被杨振宁称道为“我的物理思维跟不上如此想象力”的科幻设定终于视觉化,被人们津津乐道——幽灵倒计时、丁仪的台球假设、宇宙将为你闪烁、人类脱水保存再浸泡复活……
种种现实不存在的科幻场景还原与读者想象中别无二致,主视角人物汪淼与史强的改编塑造也较原著显得更加“有理有据”,在调查中彼此启发与救赎,带给观众激情四射的感动。几集下来演技发挥稳定,特效超出预期,此时豆瓣已是8分高分。
科幻书影能够自圆其说成为经典的关键,就在于此——“科幻设定弧线”和“人物情感弧线”合二为一,不仅需要情节的戏剧冲突与人物成长,更要有一个吸引眼球、又不脱勾于人物故事的“世界观设定”:《饥饿游戏》中醉生梦死的都城,设定每年召集辖区的贡品自相残杀,人物则重塑以围观“吃鸡综艺” 为乐威慑其他族群的社会;《盗梦空间》中设定层层梦境的虚实探索,人物则在其中解锁关于妻子的真相;《星际穿越》中设定人类生存危机需要比对殖民星球,人物上则是父女之间的和解,在高维空间达成了双线交汇的双重奇迹……
同样,四年前的《流浪地球》就是这样一个融合了刘慈欣天马行空的原著世界观,与一个英雄主义原创剧情的作品,力证中国科幻同样具有设定的想象力、故事的感染力以及特效带来的沉浸感。泪目的末世场面更是与过年浓郁的“回家”情绪产生了剧烈的催化反应,这部电影最终以3.2亿的总投资收获超46亿的票房,由此完成了“中国科幻”从小众到大众的破圈,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只有2万字的《流浪地球》原著,讲了个什么故事?
《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说最早发表于2000年《科幻世界》杂志第7期,彼时的刘慈欣凭借这篇30页的小说赚到了一笔2000多块的稿费。虽然电影改编与原著所表达的哲学思想重心不相吻合,却不乏许多忠于原著设定的彩蛋。
与《流浪地球》电影中人类为了的火种延续,彼此团结信任,对“方舟计划”say no, 不放弃每一个人每个希望去解决木星捕获危机的景象不同,原著故事中关于木星事件的描述只用了2页纸。“流浪地球计划”遇到的内忧外患远远不止于此,大抵还够郭导再拍五部系列电影,整体来看,更是一场戏谑而旁观的悲剧史诗。
影片与原著的世界观设定一致,科学家观测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太阳,即将在400年后走向覆灭,地球也注定在这场灾变中被吞噬。人类对此分为两个派别,飞船派主张少数人类乘坐飞船移民,地球派主张人类在宇宙间离开了地球,就像婴儿在沙漠里离开了母亲,人类应带着地球一同去往4.3光年外的第二个家园。
“人类的逃亡分为五步: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使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第二步,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第三步,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比邻星;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掉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人们把这五步分别称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I(加速)、流浪时代II(减速)和新太阳时代。整个移民过程将续两千五百年时间,一百代人。”刹车时代地球因停止自转产生的潮汐吞没了北半球三分之二的大城市,造成了大量的死亡。地球还没上路,就已面目全非。
《流浪地球》中荒废于“刹车时代”气候变化的北京市
电影的故事就发生在地球逃离太阳系过程中的“逃逸时代”,此时的人们搬入地下城居住,而由于行星发动机的变轨造成地幔运动频发,主人公的母亲就在一起岩浆侵入事件中,依据《危机法》中残酷的年龄次序法则撤离中被淘汰,融化在岩浆之中。
《流浪地球》中荒废的奥运大厦,而在原著中,奥运会是主人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在第十二次到达远日点时,联合政府恢复了中断了200年的奥运会,主人公在参加机动雪橇拉力赛中途,邂逅了日本选手加代子,比赛仍未结束,二人就举行了结婚仪式,并幸运地抽中了中签率仅为1/3的生育权。变轨周期经过小行星带,造成了一次长达三年的火流星坠落,无数如山峰一样的火流星砸向地球,掀起巨浪,诱发地震,受面1/3的行星发动机被毁,主人公的父亲也在一次用反物质炸弹击碎巨型小行星的行动中被碎片击中牺牲。按照预定的航线,地球会与木星擦肩而过,在巨大引力的作用下完成最后的加速,超出地球1500倍的木星占据了整片天空,红斑好似阴森的巨眼注视着地球。
《流浪地球》中幼年刘启向父亲描述木星参照了原著的比喻
顺利离开木星之后,地球获得了逃逸速度,一万多台行星发动机再次全功率启动,将马不停蹄地运转五百年。过往四百年在太阳系中经历的一次次洪水和小行星撞击,加之为发动机“烧石头”的燃料开采,地球表面一如火星一般荒芜。
《流浪地球》中延续原著通过重巨变发动机技术开采石头作为发动机燃料
此时从正在大肆庆祝即将逃离太阳系的流浪地球,看遥远的太阳就像一个棒球大小。几个月后,一个可怕的说法像野火一样在全世界蔓延,越来越多人通过仪器观测太阳,发现其与四百年前并无不同,“流浪地球计划”只是一场超级骗局。叛军出现,为平民发放武器,进行演说。叛军所到之处,人民群起响应。三天后,叛乱在各个大陆同时爆发。
《流浪地球》电影结尾,一群抗议人群喊着“还我太阳”的口号,为之后的叛军情节埋下伏笔
双方都不想毁掉行星发动机而避免使用硬核武器,三个月僵持不下。加代子在此期间投入叛军参与战争,在澳洲战役中丧生。联合政府军相继倒戈, 最终叛军控制了地球驾驶室,俘获了“地球派”最后的五千余人,为避免因地球发动机的失控产生的巨大能量毁掉地球,这五千人选择投降。“我们理解所有的人,因为在已经进行了四十代人、还要延续一百代人的艰难奋斗中,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个奢求。但也请所有的人记住我们,站在这里的这五千多人,这里有联合政府的最高执政官,也有普通的列兵,是我们把信念坚持到了最后。
《流浪地球》电影中借由人工智能MOSS将原著中这句经典的主旨表达出来。在电影中,溢出理智之外的是求生的希望,这是如钻石一般可贵的情感,而在原著中,这句评判所表达溢出理智之外的是对造神与猜忌的痴迷。
我们都知道自己看不到真理被证实的那一天,但如果人类得以延续万代,以后所有的人将在我们的墓前洒下自己的眼泪,这颗叫地球的行星,就是我们永恒的纪念碑!”人类文明史上“最可耻,最罪恶”的五千个“罪犯”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处死——将密封服上用来加热的核电池收走,严寒之下,罪犯很快就被凝固成五千个雕塑,狂热的拥护者放声歌唱《我的太阳》。就在人们歌颂永恒的太阳,沉浸在复仇的极乐中时——太阳氦闪爆发了。太阳很快吞噬了水星,金星和火星,五十亿年的壮丽生涯成为飘逝的梦幻,太阳死了。得益于提前规划四百年,直到最后仍被那些罪犯们坚守的“流浪地球计划”,人类得以生存。虽然地球正在寒冷广漠的外太空继续她孤独的旅行,但是千年之后,种子会被解冻重新发芽,很多代后的孩子们可以重新回到地面上玩耍,吟唱的歌谣口口相传,诉说太阳系的地球往事。
吴京“复活”?173分钟长的《流浪地球2》,能讲什么故事?
这段原著的歌谣在《球2》中,由李雪健饰演的周喆直引出。
他结合“人类股骨”化石的故事,讲述曾经人类遇到困难,选择团结,彼此照顾,才使得人类的文明得以延续与发展。面对太阳死亡这样来自未来百年的危机,当下的人类不应“摆烂”,而是勇敢地肩负起责任,就像化石中受伤的人类一样,文明才有机会从伤口中愈合。延续《球1》中,没有人,何谈人类文明这样的人文主义情怀。为了更好地塑造《流浪地球》电影宇宙的世界观,剧组准备了超过10万字的世界观念设定与与原著有些许出入的编年史,包含了诸多对于未来世界的思考。从预告中新闻画面可以了解,面对需要全人类联合自救的计划,仍然有很多人质疑太阳百年之后会给地球带来灭顶之灾,需要在今天就做出什么改变与牺牲。

《流浪地球2》预告中太阳系崩坏说受到公众的质疑
相信这场危机的人们则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计划。分别是“移山计划”“逐月计划”“数字生命计划”“方舟计划”。 “数字生命计划”,此处或许采用了原著中的“记忆遗传技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与记忆都可以通过存到一枚小小芯片中,这个科幻设定与《黑镜》中的圣朱尼佩洛不谋而合。然而这个计划却被联合政府废止。

《流浪地球2》预告中科学家解释可以让人在小小的芯片中永生
编年史中指出,2035年,联合政府UEG在美国首都成立,同时,以联合政府为主导的地球安全局正式成立。因此,预告中所出现的许多军事设备都标注着UEG的字样,两种人类飞行器的交火,意味着很可能出现了面对太阳系的毁灭,两个派别的军事冲突。

《流浪地球2》预告中的UEG飞机,戏份颇多,很有可能由刘培强驾驶
“方舟计划”只计划拯救一小部分富豪,这引起了公众的不满。从预告画面上看,UEG无人化设备控制系统的漏洞被利用,数字生命计划拥护者操控机器毁掉方舟号的太空电梯。而后才有更多混乱,与对移山计划与逐月计划的更多投入。

《流浪地球2》预告中一次紧急会议中的文件

《流浪地球2》预告中一次自爆袭击

《流浪地球2》预告中震撼的太空电梯
《球2》在预告片中大幅出现了月球,可见这是一次早于《球1》地球遇到木星危机之前的月球危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刘培强可以“起死回生”。从画面上看,这次推离很可能是不成功的,三处发动机都产生了巨大的爆炸,这不仅会造成地球上的洪水,也会产生大量的陨石。

《流浪地球2》预告中的月球,由三台行星发动机运行推离地球

《流浪地球2》预告中的月球发生爆炸,大量残骸飞向地球
在前作中提及的刘培强已逝妻子韩朵朵,在预告中也有大篇幅的露出。刘培强放弃对妻子的治疗,在经历了“小家”的生离死别后,转而投身于人类家园存亡事业的经历依然是续作重要的贯穿线索。

《流浪地球2》预告中刘培强与小刘启,重病的韩朵朵一家三口
而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沉浸在意外失去女儿的痛苦之中,他的身份是数字世界架构师,预告中他将一个数字生命芯片留在了月球上,是否关乎数字生命计划的成败?

《流浪地球2》预告中图
从预告中看,《流浪地球2》近三小时的时长内可谓是信息量巨大,多种科幻元素融合战争与情感,令人期待。距科幻元年已是四年,多重因素作用下,国内优秀的科幻作品仍然乏善可陈,此次续作能否再掀科幻热潮?
2023年的春节注定让“家园“的含义更加不凡,期待新年,期待大年初一,期待《流浪地球2》为科幻迷揭开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