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2022年7月发布的“关于开展2022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培育类标杆型孵化器支持项目和创业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后补助项目申报的通知”要求,石景山园积极引导、推荐区内符合条件的孵化机构申报。近期2家孵化机构成功入选孵化器支持名单。
其中,“中关村通力科幻元宇宙孵化器”获批北京市引领类标杆型孵化器,建设期3年,成为我区首家获得“北京市引领类标杆型”称号孵化机构。“北京创业公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获得《2022年创业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后补贴项目》奖励。
2022年,市区两级共给予标杆孵化器超亿元支持,带动孵化器累计完成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投入8亿元,设立早期投资基金(资金)约300亿元,在孵高质量硬科技企业达到900余家,高位引领硬科技孵化服务升级发展,更好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
下一步,石景山园将做好标杆性孵化器建设服务和保障工作,并充分发挥标杆性孵化器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我区孵育服务提质增效。
中关村通力科幻元宇宙孵化器运营单位为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中心成立于2021年10月,坐落于首钢园,面积2.1万平方米。中心以科幻产业为主导,面向北京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大战略,围绕“以场景应用为牵引、以技术突破为关键,按照龙头企业带动、协同创新支撑、重点项目示范、集群化发展”,发挥技术与市场对接,学术界与产业界对接,科幻产业关键技术、原创人才、场景建设三大关键要素对接的桥梁作用,打造“研究院+孵化器+加速器+产业集群”完整服务链条。
围绕“硬科幻创作+硬科技创新”两条主线,中心面向科幻、元宇宙、web3.0建设硬科技孵化器,推动孵化器与区域大型龙头企业合作并形成“上下游紧密配套,产学研紧密协同、优略势紧密互补”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态;集群50余家特色企业。
Part.1布局和推动区域科幻产业发展
以突破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死亡之谷”为核心使命,科幻产业创新中心打造“五个一”的专业化科技服务体系:“一空间、一中心、一基金、一大赛、一平台”。即围绕首钢园金安桥一号楼2.1万平米载体(一空间),建设科幻产业第一家民非研究中心(一中心),设立一支通过服务赋能项目并配套少量资金的、投向科幻IP及技术的股权投资基金(一基金),举办全球唯一的全球科幻开发者大赛(一大会)。
Part.2搭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平台
全球视角下招募专业化团队的方式企业为主体,快速高效整合企业端资源,联合科研院所、高校等共同建设符合产业与市场规律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联合创新体系,以北京丰厚的创新技术、人才和资源优势为依托,结合北京市技术产业优势,对标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要求,主攻科幻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以成果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重点,建设IP运营、虚拟拍摄、光学影像、图形运算、人体工学、交互、内容制作、新型建模技术、计算成像技术、专用芯片及传感器等技术等科幻关键共性技术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一平台)。
发挥行业重点企业的主导作用,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机制,旨在促进完善“产-学-研-用-融”科幻产业闭环,培育一批在科幻领域前沿企业和项目,建设国内一流的科幻技术研发中心、协同创新平台、人才培养中心、标准研制中心、IP储备中心、5G+科幻中心和测试服务中心。
现有公共服务体系(全球科幻开发者平台)
1.科幻产业专利池
2.光学影像全栈式公共服务平台
3.电影工业服务平台
4.5G+AR公共开发平台
5.基于光惯混合动作捕捉技术应用开发平台
6.3D空间音频实验室
7.智能座舱实验室
8.Metaverse场景实验室
9.数字人技术开发及服务平台
10.三维扫描及点云建模技术开发和服务平台
Part.3创新孵化模式,提高服务能力
发挥行业骨干企业主导作用,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机制,旨在促进完善“产-学-研-用-融”科幻产业闭环,发挥技术与市场对接,学术界与产业界对接,科幻产业关键技术、原创人才、场景建设三大关键要素对接的桥梁作用,全面提升我国科幻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科幻产业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支撑北京市科幻产业集群式发展。
Part.4聚焦重点关键技术领域
创新中心探索建立以需求为导向,多元主体参与,市场化、多元化投融资和成果转化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打造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化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产业链。
聚焦以计算光学/近眼显示等技术、云上数字孪生核心技术、感知交互技术、5G/6G全息通信技术及系统级应用、智能座舱和车路协同技术、智能无人系统、micro LED、光波导、体全息、激光新型显示等技术、开源芯片(RISC-V)、专用芯片(GPU、DPU)、微系统、云渲染、音视频同步渲染等新型渲染引擎、脑机接口和类脑计算等为重点的关键技术领域。
促进科幻产业与人工智能、文体旅游、商业娱乐等业态融合,促成一批(系列)科幻赛事、品牌活动,推动建设科幻应用场景体系,共同引导科幻产业发展潮流。
Part.5强化市场运营、打造国际品牌
聚焦科幻产业集聚发展,建设国际硬科幻创作交流基地、空间音频制作中心、版权资产管理等关键共性平台,基于科幻影视生态建设,发现培育具备创新能量与商业价值的潜力种子项目,做好新项目孵化运营,引领带动科幻产业发展;举办全球科幻开发者大会系列活动,支撑参与北京国际科技周、中国科幻大会、中关村论坛等活动,提高创新中心国际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实现高质量发展。